close

現今社會吃全素的人口日益增加,有些目的單純是為養生、或宗教因素、或體質或其他。而全素食在食材的選擇上相當在意,有的連鍋子都會要求換一個沒煮過葷食的;但是,碰上疾病上身需尋求中醫診療時,卻有人完全沒想到或忘了中醫藥材也有「葷」的材料,目前西要多為化學合成,但中藥取自天然,故除了藥草外,有部分為動物性藥材。有沒有可以替代這些葷藥的「素食」藥材,讓比較仔細與要求嚴格的素食者相當關切。

臨床常用的藥材如下
像更年期的婦女會有潮熱、骨質疏鬆與化療後血球減少之調養的問題,在中醫,醫師會開給「龜鹿二仙膠」;但「龜鹿二仙膠」是用龜板及鹿角熬膠而成,屬於動物性的藥材,對於吃全素的人來說是「違禁」,問題又不能不解決,那該怎麼辦才好?

雖然「龜鹿二仙膠」是屬於全素食者避免的動物性藥材,還是可以尋求其他方劑的治療,像是枸菊地黃丸或是八味地黃丸,就是可以用在全素食者的更年期症狀治療上,並不會因此沒有藥可用。

不過,雖然替代的藥物所在都有,但是藥效總是要打折扣,有的甚至只有原來藥效的一半,必須用較長的時間來補足因為換要而折扣掉的藥效。

吃素者常常會因為簡單吃而偏食,觀念錯誤而用油多,造成一些健康問題,像是高血壓、高血脂及膽固醇等,還有肥胖的問題。很多人以為吃素比較清淡,其實油炸品不少,而烹調方式也比較重油,可能造成油脂攝取過多,而隨便吃、有什麼吃什麼的習慣造成偏食,也會造成營養不均衡。

像高血壓患者的治療,中藥會用到石決明(九孔殼)、龍骨、牡蠣等,像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來降血壓,吃素者則可以改用天麻鉤藤散,或是柴胡磁石加生鐵落;中風病人常用補陽還五湯,其中有用來去血栓、減少動脈硬化的地龍為動物性的,吃素者可以用丹參來替代地龍的效用。

其他像是神經疼痛、發炎,一頒都用五蟲散,包括有蜈蚣、全蠍、地龍、僵蠶及烏梢蛇用於神經痛、神經損傷、皮膚癢,對吃素者不宜,可以改為天麻鉤藤加磁石,那也是神經用藥,治療頭痛、頭暈及神經痛,只是療效不如原來的動物性藥材。

還有曾因動物保育而引起注意的火犀角,本意在「退腦熱」可以用在中風、腦水腫、腦外傷等的治療,被禁後是用水牛角來替代,如要選擇非動物性的藥材,則以板藍根或是牡丹皮取代。用來降腦壓、消炎的羚羊角,則可以用白蒺藜取代。

女性月經量多,要補血,甚至為了要止血,少不了「阿膠」,阿膠用於貧血、月經、出血不止,這種用驢皮熬成的藥材,效果甚佳,真要改成「素食」藥材,可以仙鶴草或是茜草單味使用。

秀傳季刊200520卷第2

作者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任 黃中一 
最後修改日期
: 2006.07.26 
注意本文章所提供的資訊不 能取代 醫師治療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素食中醫藥治療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咪咪蛙 的頭像
    咪咪蛙

    Ben的部落格

    咪咪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